top of page

維也納甜麵包週!

已更新:2024年3月1日

相傳可頌誕生於1683年的維也納,當年鄂圖曼人入侵維也納,是由半夜正在準備工作的麵包師傅即時發出警報,才使得入侵失敗。

為了紀念這段歷史,麵包師傅將麵包做成了號角的形狀。後來經由嫁到法國的奧地利公主引進、世紀的演變,1920年代可頌才在法國問世,我想這或許就是可頌名為Viennoiserie的由來吧!


同時,可頌與千層甜點所使用的麵團某些部分相當類似,所以在千層週過後的課程裡,有了維也納甜麵包週,這週的課程就是不斷的練習製作可頌和可頌麵團的相關產品呢


大概有五次手桿千層皮的機會,一次次都慢慢進步,從一開始可能麵團與奶油的桿折不順,導致奶油外露,進而形成烤後不均勻的膨脹甚至是表皮碎裂,慢慢能夠漂亮的折疊,出現較為均勻的層次分佈,一次次都越來越有心得。


雖然桿折過程一點也不輕鬆,太過用力與耗費過多的時間,都可能使奶油與麵團過度結合,而無法在烤後形成漂亮的蜂巢狀孔洞和層次,但不得不說千層的甜點總讓人白吃不膩呢!


以下就是這次甜麵包的各種照片紀錄

甜麵包同時也和布里歐許麵包(Brioche) 有所關聯,照片的最後三張也是布里歐許和甜麵包的結合呢,更多布里歐許麵包的照片之後再分享!


Croissants 可頌
























Pain au chocolat 巧克力可頌












Pain au raisins 葡萄乾可頌












Brioche Feuilletée 千層布里歐許麵包












Flan 布丁派(?原始版的外層其實是千層的麵包呢)

Chignon 髮髻的法文(最後圓圓的大麵包法國人認為像髮髻!)


Comentarios


Ya no es posible comentar esta entrada. Contacta al propietario del sitio para obtener más información.
bottom of page